close

  □毛建國
  韓劇《來自星星的你》不經意間成為兩會熱議話題。這幾天的兩會上,不僅有馮驥才、莫言、張國立等文藝界人士以《來自星星的你》為例反思和探討韓劇、美劇等熱門境外劇對中國影視乃至文化的衝擊,甚至連王岐山都“點名”《來自星星的你》,談道“韓劇內核和靈魂,恰恰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升華”。(3月6日《新聞晨報》)
  雖然《星星》大熱,但要說其完美無缺恐怕也不盡然。比如在許多人看來,英美劇的水準要遠超韓劇,點對點的對抗,《星星》也比不上《紙牌屋》。這隻能算是一種仁者見仁,但這也揭示出了文化市場規律。
  無論給影視劇貼上多少標簽,都不能否認,影視劇從根本上講也是一種文化產品,也得對接文化市場。而對市場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需求、適應需求。在一些人看來,韓劇的劇情很“狗血”,甚至經不起推敲,韓劇打的永遠都是帥哥美女感情牌。但不要忽視了韓劇有自己的特長,那就是始終堅持市場取向,真正以觀眾為導向。這不僅體現在韓劇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精益求精,還體現在韓劇竟能由觀眾投票決定劇情。
  反觀國內影視劇,不能說是“關起門來拍戲”,但在尊重觀眾、對接需求上做得遠遠不夠。這既體現在我們一些作品扎堆成風,還體現在一些劇情簡直匪夷所思。比如說讓許多人“吐血”的“抗日神劇”,這不僅僅是影視製作技巧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態度問題,是根本沒有把觀眾當做一回事。真正尊重觀眾,哪能這麼糊弄觀眾?既然糊弄觀眾,又怎麼可能得到好評?
  現在很多人守著《星星》嘆月亮,嘆惜我們怎麼沒有“現象級”作品。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,坐在一旁發牢騷吐怨言完全沒有作用。有些製作者認為《星星》也不怎麼樣,那《星星》總有所長吧,而學其所長,改變對市場和觀眾的態度,哪怕在細節上再註意一點,這總行吧?而對於觀眾來說,不妨大膽地“用遙控器投票”,對那些粗製濫造的作品堅決說不,通過有態度地觀看,倒逼製作者尊重市場、尊重觀眾。
  《星星》有其過人之處,國產影視劇也非一無是處。一句老話,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。對於中國影響劇製作者來說,既要有文化自覺也要有文化自信,拒絕學習不行,一味模仿也不妥。更重要的是學其所長、克己之短,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。就當下而言,即使拍不出《星星》和《紙牌屋》,但學點人家的長處,提高一點製作水平,這總還是應該而且可以的。須知,守著《星星》是嘆不來月亮的。  (原標題:守著《星星》嘆不來月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49myyo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